前不久,“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贸易的助推器,更是一条世界文化的新丝路,承载着我们对文明交流的渴望。
丝绸之路古已有之,她不仅见证了中外物质产品的贸易往来,而且见证了中外精神文化的相互渗透、交融和碰撞,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巨大力量。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华文化受到周边国家的普遍敬仰并被普遍效仿,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宝贵人文品格,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具有超越时空的永存价值。
中华人文的精髓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为关心人的生活、尊重人的价值,最终实现人际之间的良性互动。习近平同志曾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六方面的时代价值——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六个方面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人文精神本质之所在。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对于“仁”,孔子做过许多描述,归根到底就是“仁者爱人”。有一次孔子的马厩着火,孔子闻讯后首先询问“伤人乎”,而不是“伤马乎”。孟子以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角度指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爱,在中国古代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准则。时至今日,儒家所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原则,与基督教所倡导的博爱、佛家所倡导的慈悲一起,已然成为全世界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
“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理念的基础,不仅为古代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而且体现为古代社会朝野认可的价值观。在先秦文献《尚书》就有关于民本思想的代表性表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对于民本思想,孟子以“民贵君轻”、荀子以“民水君舟”比喻做过深刻的阐释。秦汉以降,开明的统治者无不遵循民本原则,实施重民、亲民、富民政策。历史实践反复证明,“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唯有体察民情,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改善民生,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诚信”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崇尚的价值观念,也是人际交往中所恪守的原则。中国古人认为,万物有信,信是自然规律的体现。儒家经典《中庸》对“诚”作了精辟概括:“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孟子则强调:“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合乎天道,也合乎人道。所以,孔子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一个人不讲诚信,则违背了天道与人道,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西方文化崇尚契约精神,从本质上说也是讲究诚实守信,缔约者必须相互信守达成的约定。
“正义”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行为规范。“正”含有正当、公正的意思,“义”也包含正当、适宜的意思。正义,不仅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受到推崇,而且升华为政治伦理。孔子指出:“政者,正也。”唐太宗认为:“为政莫若至公。”这个“公”就是公正的意思。在长期实践中,中国古人不仅从道德规范的层面崇尚正义,而且从法律制度和程序的层面维系正义,将“正义”与“礼治”有机结合起来。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或正义是一种基本的美德,“政治上的善即是公正”,而公正则依归于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每个人在心灵和谐的情况下做一件属于城邦而又为其天性所擅长的事情,各司其职并各得其所则为正义。
“和合”与“大同”,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和合,主要倡导以和谐与合作的精神处理人际关系,也包括处理人与自然、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人崇尚“和为贵”,以“中和”方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从而实现双方或多方之间良性互动,达到 “双赢”或“多赢”的目的。“大同”,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追求的理想愿景,在这个理想世界里,物质财富极为充足,人们衣食无忧,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精神生活极为充实,人们公正无私,诚信友善。
中华人文的力量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文化民族,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而从未中断,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仑和古希腊也曾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化,但经过漫长岁月的风吹雨打,其文化或被无情中断,或消散于历史长河里。中华文化之所以香火不断、生生不息,是因为自身蕴含宝贵的人文品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化所具有包容性和忍耐力、崇尚亲和友善、博采众长和与时俱进等特征,是维系中华文明连续不断的内因和动力。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忍耐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中华文化在春秋战国时代就趋于成熟,产生了丰富的原创性思想文化,随后无论王朝如何更迭,中华文化一直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并体现出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如佛教是两汉之际由印度而传入,通过与中华本土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中华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合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唐朝国力强盛,在文化上兼容并包,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外来文化就曾进入长安。正是因为包容性,不仅能融合外来文化壮大自身,而且坚定文化自信。忍耐力也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华民族虽然历尽磨难,始终保持巨大的忍耐力和张力,哪怕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他们也会自觉或不自觉被同化,而中华文化依然在曲折中前进。
中华文化崇尚亲和友善。习近平同志指出:“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中华文化注重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厚德载物,以德服人,就是倡导以亲和友善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强人所难。儒家所说“协和万邦”,这实际就是主张以和平共处、和谐交往为协调天下不同政治实体之间关系的原则。然而,在冷兵器时代,先进的文化民族也可能被强悍的游牧民族征服,但“马上得天下而不能治天下”,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服膺于中华文化,自北魏孝文帝以降,历代少数民族统治者都自觉接受汉化,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今天中国正在实现和平崛起,一个强大的中国绝对有利于世界和平,而不会对他国构成威胁,因为亲和友善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体现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和谐共生”理念,必将为全世界带来福音。
中华文化善于博采众长、与时俱进。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进、与时俱进的。”“周邦虽旧,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化富有创新精神,善于博采众长、与时俱进,历代先哲学究天人、融会贯通,使中华文化得以不断充实和发展。近代由于封建专制和闭关自守,使中国近代史充满了屈辱与痛苦,但是中华文化能够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向世界,自觉消化吸收外来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通过自我调整与自强不息地奋斗,最终走出了困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取得巨大经济成就,而且在思想文化方面贡献了中国价值,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人文的弘扬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化的引领与支撑。人文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与精髓,缺乏人文思想的熏陶与约束,人的精神就没有归依。缺乏人文情怀,人就会沦为纯粹的经济动物,就会不择手段追逐私利,就会以坑蒙拐骗方式互害;即使获得大量财富,也只会把钱财用于有害无益的追求上,如吸毒、赌博、花天酒地、奢侈显摆,等等。所以,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弘扬人文精神,更以文化人、以文润事、以文资政。
注重个人修为。儒家提倡“修齐治平”,把修身摆在首要位置。曾子要求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神秀以偈明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他们所谈到的如何修身,值得我们参悟与借鉴。修身,主要是取决于自我修为,自警、自省、自律、自励。良好的修为,可以实现身心系统的内在和谐,不仅有助于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而且为协调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创造了必要条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教育,引导青少年修身养性,“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必须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三严三实”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在社会生活中要体现出个人美德和社会公德,在日常工作中要体现出职业道德和政治品德,做一个清正廉洁、品格高尚的人。
担当社会责任。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至为重要,作为社会中一分子,每个人都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做出应有贡献。中华文化崇尚对群体的责任,“天下为公”,“以天下为己任”“兼善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强调担当社会责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开篇之作就是讲责任担当,强调担当起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习近平同志谆谆教导各级干部要牢记责任重于泰山,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能懈怠、丝毫不能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实际行动。王阳明先生强调“知行合一”,就是注重实践,不仅要知晓,而且要做到,只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保护自然生态。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只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使人类文明持续绵延下去。中华文化历来注重“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代工业兴起之后,往往以破坏自然生态为代价而获取财富,如果只顾对大自然的掠夺,最终会得不偿失。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经济发展中,我们不能片面追求GDP增长,不能走边发展边污染或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追求终极关怀。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寿命是极其有限的。但与其他物种不同,人是有思维和理性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会在有限的生命实践中寻找终极价值,力求超越生死。中国古代讲究“三不朽”,尤其推崇道德完善,以追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为万世开太平”作为精神寄托。终极关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就当下而言,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目标。只要不断丰富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不断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与道德修养,世界将会越来越美好,人生将会更加充实而有意义。(陈良)